首个中马“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在广州启动建设
6月14-15日,中国-马来西亚油脂加工与安全“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建设启动会暨未来食品科技与高质量发展论坛在广州召开。由暨南大学和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共建的中国-马来西亚油脂加工与安全“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于去年10月获中国科技部批准建设,是第四批“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也是我国首个中马“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
棕榈油作为中马贸易的重要农产品,产业发展面临国际话语权和技术难题。联合实验室面向中马贸易战略农产品棕榈油产业的高质量发展重大战略需求,开展油脂生物加工与安全领域的科技交流合作,聚焦四个研究方向:油脂生物加工与安全、脂质活性分子挖掘与健康效应、健康油脂应用与功能食品、棕榈油供应链与可持续发展。
联合实验室将凭借生物制造技术,提升棕榈油营养价值和产业附加值,为马来西亚可持续发展及我国粮油安全、国民健康助力,并深化中马在油脂加工与安全领域的合作,建成国际科技合作交流平台,促进中马国际科技合作交流与人才培养。活动现场,联合实验室还与国内多家食品行业龙头企业签约,将开展合作共建,打造成果转化基地。
依托该联合实验室,暨南大学与东盟高校、企业一起组建产学研用为一体的“中国-东盟未来油脂科技创新联盟”,进一步在区域内促进和提升棕榈油领域的成果转化和科技治理水平。
暨南大学还与广东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合力打造具有重大国际影响力的食品科技研究平台、生物制造领域创新团队和新兴产业智造基地,共同推动生命健康领域“卡脖子”技术的突破,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文、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曾俊 通讯员:李伟苗、舒展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伍仞